读书会|“大国三农”2024春季读书会第一期:春节返乡见闻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11日 13:33      已阅读:

3月9日上午,“大国三农”2024年春季读书会第一期在beat365官方网站顺利举办。此次读书会以“春节返乡见闻”为主题展开讨论与学习,由研究院副院长潘家恩教授、杜洁老师、张斌老师进行现场点评,刘懋兴和涂嘉陵负责组织。


读书会现场


读书会伊始,刘懋兴以《烟花传统中的情怀与责任》为题,对春节燃放烟花传统背后的情感寄托、安全、环保等问题展开了思考。刘懋兴认为,简单地“一刀切”是不可取的,要在环保、安全和烟花燃放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公众情感间实现平衡。

黄萍以乡村网红景区的兴起为切入点,指出了村庄建设的商业化现象。她认为,大兴网红景区虽然带来了经济效益,但也可能导致传统文化的丧失,乡村振兴除发展乡村经济之外,我们也不能忽视对乡村文化的保护。

张嘉豪分享了家乡邯郸三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蕴,同时他也指出,家乡对于其深厚历史文化的挖掘和利用不足。他认为,有条件的乡村可以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发展旅游,以他家乡的赵王城遗址为例,可以用更具吸引力的展示方式促使其转化为优质旅游资源,从而促进家乡发展。


读书会成员交流分享现场


紧接着,杨雅捷以《那些今年春节不回家的年轻人》为题,讲述了她身边两位同龄人春节不返乡的故事。她的好友春节没有返乡过年,而是留在了工作地所在城市就地过年,这一选择体现了现代生活方式对传统习俗的冲击。不同于离开农村到城市过年,她的表弟离开城市留在了乡村过年,而这反映了乡村职业多样化和城乡融合进程的推进。

杨婧以《逃离与归属感?——我的家乡悖论》为题,分享了自己对家乡持有的逃离和归属感的矛盾感受。杨婧以自己为例,她从小生活的小县城贫穷、落后,这驱使她“逃离”家乡,但谈及家乡的文化传统时,对家乡的自豪感也会油然而生。杨婧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缩影,许多人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逃离”家乡,但传统节日等因素仍能让人们感受到家乡独特的魅力并对家乡产生难以割舍的情感和归属感。

陈洁梅同学则分享了自己的返乡实地调研经历。通过实地调研,她对城镇化进程中农民、集体经济的困境和发展前景及政策制定者应如何关注和改善农民的生活等一系列问题都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曹泽宇同学返乡时注意到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她指出如果缺乏产业,仅仅依靠农田收益将导致农村空心化。非空心化农村往往拥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如渔村因产业有收入而保持活力。她还以家中农地租赁和奶奶的城市生活为例,展示了农村生活的转变,这也激发了大家对农业发展和农村振兴的深层思考。

随后,玉麒麟以对岭南、潮汕与云南各地对文化的重视程度对比为切入点分享了她对文化差异性的思考。同时,她还探讨了网络发展对人们行为的影响和自媒体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如人们常通过小红书寻找旅游信息。

吴兰阐述自己在安徽学习时所感受到的优质文旅服务,她指出,不同地区在文化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具有差异性,由此导致了区域旅游发展的不平衡,我们需要在保护文化的同时促进旅游业的均衡发展。

许珊珊讲述了返乡的微观感受。她指出,出于亲情疏远和对繁华生活的渴望等因素,部分青年群体在体验城市生活后对家乡生活产生了强烈落差,我们需要对这一现象加以思考和改善。

读书会接近尾声,各位老师对大家的分享进行了现场点评。杜洁老师强调,分析社会现象要坚持客观性。她指出,讨论问题要避免急于做出评价,而应首先通过详细、长期的观察来还原现象。此外,除了发散思维、展开多元话题讨论外,杜洁老师建议同学们提炼讨论共性问题并在发言时集中于核心观点,并以具体案例为支撑展开深化论证。


杜洁老师点评现场


张斌老师点评现场


张斌老师在点评中强调了事物间的差异与联系。例如,古与今、雅与俗、文化的传承与变革、传统与现代、城与乡等等的差异与联系。此外,张斌老师还提到了政策执行的灵活性、亲情关系的变迁、历史记忆的重要性、县域经济与乡村城市化等问题。最后,他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批判与赞赏中学会反思,并思考个人在家庭、乡村振兴背景下以及城市化进程中的角色和作用。


潘家恩教授点评现场


最后,潘家恩教授进行总结并强调了对乡村现象应有的深度反思和多维度观察。他指出,乡村在地理概念、文化和社会身份的体现等多个维度都经历了转化、变迁。我们应该通过开放、发现、反思和多元的视角观察乡村,重新认识乡村,同时批判性地审视乡村商业化发展中的文化失落等问题,并在实践中寻求可持续的振兴之道。对于青年而言,我们应以新的眼光探索乡村的可能性,并找到自己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的独特作用。

撰稿人:刘懋兴 涂嘉陵

视觉设计:刘懋兴

责任编辑:刘蕾

审核:潘家恩